雙相不銹鋼的顯微組織特征
與純奧氏體不銹鋼和純鐵素體不銹鋼不同,雙相不銹鋼在加熱和冷卻的過(guò)程中,除鐵素體和奧氏體兩相數量的變化外,還會(huì )產(chǎn)生組織轉變,從而出現二次奧氏體γ2、碳化物、氮化物以及金屬間化合物,例如,σ相、χ相、α′相、R相、π相和Fe3Cr3Mo2Si2相等,它們對雙相不銹鋼的組織和性能具有重要的影響。
一、二次奧氏體
在雙相不銹鋼中,鐵素體α和奧氏體γ兩相比例隨加熱溫度升高而變化,鐵素體數量增多,奧氏體數量減少,一般當加熱溫度超過(guò)1300℃時(shí),一些雙相不銹鋼可以出現單相鐵素體組織。例如,U50(00Cr21Ni7Mo2CuN)雙相不銹鋼的γ相溶解曲線(xiàn)在1350~1375℃之間。在1375℃加熱時(shí),U50雙相不銹鋼會(huì )出現單一的晶粒粗大的鐵素體組織,但是,這一鐵素體是不穩定的,在隨后的冷卻過(guò)程中,如水冷時(shí),在鐵素體晶界會(huì )出現由鐵素體轉變生成的奧氏體,而在空冷時(shí),生成的奧氏體則呈板條狀魏氏組織形貌。
雙相不銹鋼中呈現單相鐵素體組織后,若在低于出現單相鐵素體組織的溫度下進(jìn)行等溫時(shí)效,則鋼中會(huì )重新析出奧氏體,為區別組織中原有的奧氏體組織,即命名為二次奧氏體γ2。二次奧氏體形成機制隨形成溫度的不同而不同,它的形成的位置和形貌與鐵素體相內及其周?chē)幕瘜W(xué)成分、鄰近區的擴散途徑有關(guān),形核位置的不同也會(huì )影響二次奧氏體形貌的不同。
在雙相不銹鋼中,從鐵素體相中析出的二次奧氏體有三種不同的機制:魏氏組織型的析出;馬氏體型切變轉變;共析反應α→σ+γ2。由電子探針測得γ2中Cr含量比γ低3%左右,且熱力學(xué)計算也表明γ2貧Cr,因此,γ2的耐蝕性較γ差。
二、碳化物和氮化物
1. M7C3和M23C6型碳化物
雙相不銹鋼在低于1050℃加熱時(shí),沿鐵素體和奧氏體的相界即有碳化物析出,因為,在雙相不銹鋼中,奧氏體中的含碳量較高,即碳是奧氏體形成元素,而鐵素體中含鉻量較高,即鉻為鐵素體形成元素,因此,碳化物析出的有利位置是兩相相界。在含碳量較高(C≥0.03%)的雙相不銹鋼中,在較高的溫度范圍如950~1050℃等溫時(shí)效時(shí),會(huì )沿α/γ相界析出的是M7C3型碳化物,快冷通過(guò)這一溫度區域,例如對U50鋼10分鐘之內快速冷卻即可抑制此類(lèi)碳化物的析出。
雙相不銹鋼在低于950℃加熱時(shí)析出的是M23C6型碳化物,析出速度往往很快,如U50鋼在800℃時(shí)效時(shí),M23C6型碳化物在1分鐘之內即可析出,并且通過(guò)快速冷卻也很難避免這種碳化物的析出,M23C6首先在α/γ相界析出,在α/α和γ/γ晶界也有,但在鐵素體和奧氏體的晶內卻很少發(fā)現。當M23C6長(cháng)大時(shí),由于要消耗相鄰鐵素體區的鉻量,于是,這部分鐵素體即轉變?yōu)槎螉W氏體,從而出現M23C6和γ2的聚集區。然而,雙相不銹鋼相界碳化物的析出并不像對奧氏體不銹鋼那樣帶來(lái)大的危害,尤其是對耐晶間腐蝕性能的影響不大,在含C量低于0.03%的超低碳雙相不銹鋼中,碳化物的析出量很少,甚至不能分布到所有的相界上。
2. Cr2N和CrN型氮化物
在雙相不銹鋼中,隨著(zhù)含氮量(作為合金元素)的增加,尤其對近代發(fā)展的含氮超級雙相不銹鋼而言,研究氮化物的析出顯得十分必要,因為它對雙相不銹鋼的組織和性能有一定的影響。00Cr25Ni5Μο3Ν鋼經(jīng)高溫固溶處理后,由于鐵素體中氮的溶解度低,呈過(guò)飽和狀態(tài),快速冷卻時(shí)會(huì )導致Cr2Ν在鐵素體晶界和晶內析出,且隨著(zhù)固溶溫度的升高,析出數量增多。Cr2Ν往往與γ2是伴生的,氮化物周?chē)欳r區促進(jìn)了二次奧氏體的形成,從而對鋼的耐腐蝕性能產(chǎn)生一定的影響。Cr2Ν是氮化物的主要析出形式。此外,在雙相不銹鋼中還會(huì )析出一種立方晶系的CrΝ型氮化物,這種氮化物的析出很少見(jiàn),一般對鋼的韌性和耐蝕性能沒(méi)有顯著(zhù)影響。
三、金屬間相
雙相不銹鋼中除化學(xué)成分和相比例會(huì )影響性能外,金屬間相的析出也會(huì )對鋼的性能有顯著(zhù)的影響。雙相不銹鋼中金屬間相主要有σ相、χ相、α′相、R相、π相和Fe3Cr3Mo2Si2相等。這些相都屬于脆性相,會(huì )影響鋼的力學(xué)性能和耐腐蝕性能,所以,需要盡量避免它們的析出。
1. σ相
σ相是雙相不銹鋼中危害性最大的一種析出相,它硬且脆,可顯著(zhù)地降低鋼的塑性和韌性;又由于它富鉻,因而在其周?chē)霈F貧鉻區或由于它本身析出而使鋼的耐腐蝕性能降低。雙相不銹鋼中由于含有鎳、鉬等元素,使得σ相的析出溫度高于950℃,為了避免σ相得析出,雙相不銹鋼經(jīng)固溶處理后要求快速冷卻。
2. χ相
在雙相不銹鋼中,χ相一般在700~900℃ 溫度范圍內首先沿鐵素體晶界及鐵素體-奧氏體相界析出,通常析出的數量要比σ相少很多;與σ相相比,它在較低的溫度和較窄的溫度范圍內存在。χ相同樣對韌性和耐蝕性能有不利的影響,但因它常與σ相共存,很難區分他們的各自的影響,又因它占的比例較少,顯得不如σ相那么重要,但也不容忽視。
3. α′相
雙相不銹鋼在400~500℃溫度范圍內長(cháng)期時(shí)效會(huì )析出此相,此相發(fā)生在鐵素體內,現已研究確定,導致475℃脆性的原因與α′相有關(guān)。近期多數研究者認為,鐵素體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按照Spinodal分解機制發(fā)生兩相分離,形成富鉻和富鐵的亞微觀(guān)尺度的原子偏聚區,即α′和α相。
4. R相
00Cr18Ni5Mo3Si2雙相不銹鋼在550~750℃溫度范圍內析出此相,它是含鉬量較高的一種金屬間相,化學(xué)式為Fe2Mo。
5. p相
與R相相同,在鐵素體晶粒內析出,含有較高的鉻和鉬,是一種氮化物。
6. Fe3Cr3Mo2Si2相
在冷卻過(guò)程中,在00Cr18Ni5Mo3Si2雙相不銹鋼中發(fā)現了一種片狀金屬間相—— Fe3Cr3Mo2Si2相,它的析出溫度范圍為450~750℃,往往在α/γ相界及α晶界、亞晶界上析出,有時(shí)也會(huì )以細針狀在晶內誕生,并且常常也會(huì )與在晶界上析出的Fe2.4Cr1.3MoSi相共存,600℃為此相的析出峰,700℃顯著(zhù)減少,750℃以上消失。此金屬間相不易長(cháng)大,550℃ 5 小時(shí)時(shí)效時(shí),其厚度小于20nm,至650℃ 50小時(shí)時(shí)效,也僅增厚至50nm左右。
本文標簽:雙相不銹鋼
發(fā)表評論:
◎歡迎參與討論,請在這里發(fā)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觀(guān)點(diǎn)。